李湘宁:八二宪法拐点
大多数官员和百姓都养成法治习惯之时,就是中国实现法治之日。
三是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关系层面。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全面推进我国依法治国总目标的论述,体现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理论与实践上的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党的文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总道路和具体道路构成的。这些无疑也是重要创新。之所以这么说,主要依据有三。因此,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才能实现全面推进我国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总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关乎我们党执政兴国、关乎人民幸福安康、关乎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所以我们想第一道防线首先就在于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党章里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应该说在我们国家里,法律是最普通老百姓的底线要求,是对一个公民的底线要求。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也是建立在中国几千年法治传统上。第二,毫无疑问就是我们国家的立法,尤其是全国人大的立法,经过三十年的努力,我们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建成,它对于我们国家的法治建设,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有着积极的作用。
高波:是的,有人说,法律显示了国家发展的故事,而不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和公式,依规治党,依法治国的中国故事正在精彩上演,我们共同关注。这样我们就会看到其实党规和国法的关系,如果我们把这个关系能明确下来,那么我们就会说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要实现依法治国,就首先要实现依法执政,党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宪法是我们国家的一个根本法,是我们治国安邦的一个总章程。因此,依规管党,从严治党,整党建党,实际上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党来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高波:是的,今天的现实就是明天的历史,在现实当中,八项规定人们都说它改变了中国的社会面貌,这样的一种根本性的、趋势性的变化,它的原因何在呢? 强世功:我想每个人都可以看得出,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中央在反腐、在推出八项规定以来对中国社会的一个改变。进入 强世功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法治 。
其中我们看到既有党章里所确立的共产主义理想,我们又规定了党的整个组织和运作体系,我们还有各种各样具体的党的运作过程中的规则,其中也包括了《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及类似我们像八项规定这样一些内容,所以实际上党章和党规党法也是一个完备的体系。第三,毫无疑问是我们的政府,我们要建立一个服务型的政府,廉洁的政府,最重要的,政府要提出来各种各样符合社会实际,能够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公共政策,这可以看作是实现正义的第三道防线。但是一方面还有人讲,说司法是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在依法治国,执行国法的过程当中,还要有其他的防线或者说保障吗? 强世功:我想我们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毫无疑问应当吸收西方国家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但是我们也没有必要照搬照抄西方的法治经验,我们一定要立足中国的本土,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中国要实现正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不应该单独强调法院的重要性,而必须要把党委、人大、政府和法院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理解什么叫宪法?我们一讲到宪法,我们脑子里就想的是1982年的宪法,这毫无疑问是我们国家的宪法。我们经常说我们的党规党纪是严于国家法律的,强教授您怎么理解? 强世功:我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我们一定要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高波: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小平同志曾经强调,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我们回到中国的历史上,我们古代有礼法,宗族法,家庭法,习惯法,到现在我们还有党规党法。
我们党实际上也继承了古代天下为公的精神,也继承了古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道德情操,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我们会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政策发生了一个根本的改变,甚至于提出来依法治国的目标,使我们国家的法治有了一些根本性的改变。因此,西方有些学者说,我们中国的宪法是由两个文件组成的:一个就是我们的宪法,还有一个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章程。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提出来社会主义法治路线方针的十六个字,就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应该说在每一步上都对我们国家的法治建设有重大的推进。但是我们所说的法治毫无疑问,不仅仅要强调国家的法律,而且要强调党规党法,而且要强调民间的习惯法等等这样一些能够规范我们社会生活的法律。
这样,我们在中国古代形成了一套多元主义的规则体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礼。实际上就从法理上为处理好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看,我们说礼是一套复杂的法律关系。谢谢各位的收看,再见。
可是宪法就像你说的,它的英文名字叫constitution,它的含义就是构成。怎么来理解?我想至少从法理上来讲,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我们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章是我们党内根本大法,它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指南。
怎么理解我们国家依法治国的理论和实践,它到底有什么样的特征和内涵呢? 强世功:最关键的我想有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方面,我们如何在法理上理解什么叫法治?什么叫依法治国?在西方的历史上都知道有自然法,有市政法,有教会法,有习惯法,有判例法。应该说我们一直强调法治建设的时候,自觉不自觉地都强调国家法,一切以国家的法律为中心,以法院的司法审判为中心,就忽略了对于一个国家法治建设来讲,其他规范可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讲,就像你刚才说外国学者的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党章毫无疑问也是一个宪法。如果我们把法理解成一个狭义的法,那我们的法治仅仅关注于法院。
十五大的时候,又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我们的党规党法它有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呢? 强世功:你提的这个例子相当好,这就证明我们国家的法治建设跟西方对法治的理解有些差异和不同。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宪法,宪法的序言里有明确的规定,中国共产党要领导我们国家的各项事业。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强世功24日接受中纪委网站访谈
第二个内容就是行政执法的改革问题。只有这样,市场经济的铁的法则,才能建立,公平竞争的秩序才能维护。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构想的依法治国含义是什么呢?全会《决议》公布以后,应该会有一个比较明晰的轮廓。2000年,浙江省委作出关于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省的决定。但是,这种务实的从今日中国国情出发的渐进式的法治,在当前中国是最为现实的、能够为全党接受的将国家带向法治的一种阶段性目标方法。让全市人民回到红色海洋。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滥用法律工具为权治张目的事例大量出现,出现了以法治面目出现的人治,法治变成了有权的人以法治你、以法治百姓的变种工具。
这就是法律,就是独立的法庭。1996年,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开始第一次出现了依法治国的提法。
最典型的大实话,是前重庆市公安局长王立军说出来的: 把政治变成法制,这是我们的强项。从这个角度看,法治也是人治。